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查询

西河柳

xī hé liǔ

西河柳
西河柳药材相关详细信息 补充纠错
药材名称 西河柳
药材拼音 xī hé liǔ
药材别名 山川柳、柽柳、红荆条、河柳、春柳、赤柽柳
英文名称 Tamaricis Cacumen
功效分类 辛温解表药
药用部分 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.的细嫩枝叶。
(动)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5米。枝条红紫色或淡棕色,小枝细长下垂。叶互生,细小,鳞片状。总状花序集成疏散的圆锥花序,顶生于当年生枝端;花小,粉红色;苞片三角形;萼片5,卵形;花瓣5,雄蕊5枚,生于花盘裂片间;花盘10或5裂;子房1室,花柱3,棍棒状。蒴果小,常3瓣裂。种子密生毛。花期7~9月,果期8~10月。
产地分布 生于山野、海滨盐碱沙滩地;庭园有栽培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至长江中下游,南至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采收加工 6~8月花未开放时采收嫩枝叶,阴干。
药材性状 枝条呈细圆柱形,直径0.5~1.5毫米。表面灰绿色,有多数互生的鳞片状小叶。质脆,易折断。稍粗的枝表面红褐色,叶片常脱落而残留突起的叶基,断面黄白色,中心有髓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归经 性平,味甘、辛。归心经、肺经、胃经。
功效作用 散风、解表、透疹。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。
临床应用 用量3~6克,水煎服;外用适量,煎汤擦洗。用治麻疹不透、风湿痹痛等。
药理研究 对呼吸系统具有抑制作用;具有护肝作用;抑制细菌生长,尚具有解热等作用。水煎剂进行药理试验,结果证明,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,对肺炎链球菌、甲型链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。
化学成分 含柽柳酚、柽柳酮、柽柳醇、β-谷甾醇、胡萝卜苷、3’,4’-二甲基槲皮素、硬脂酸、山柰酚-4'-甲醚、槲皮素-3',4'-二甲醚、水杨苷等多种成分。
使用禁忌 麻疹已透及体虚多汗者禁服,用量过大能令人心烦不安。
配伍药方 ①治感冒,发热,头痛:西河柳、薄荷各9克,荆芥6克,绿豆衣9克,生姜3克,水煎服。(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) ②治风湿痹痛:西河柳、虎杖根、鸡血藤各30克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药用植物志》) ③治痞:西河柳煎汤,露一宿,至五更饮数次。痞自消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 ④治酒病:西河柳,不以多少,晒干为细末。每服3克,用酒调下。(《履峻岩本草》)
上一味中药材: 桂枝
下一味中药材: 辛夷
大家都在看
  • 剑花
    剑花 jiàn huā

    功效与作用:清热润肺、化痰止咳。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。

  • 苘麻子
    苘麻子 qǐng má zi

    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、利水消肿、通乳、退翳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

  • 黄蜀葵
    黄蜀葵 huáng shǔ kuí

    功效与作用:利水散瘀,消肿解毒,通乳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

  • 苍耳子
    苍耳子 cāng ěr zǐ

    功效与作用:散风湿、通鼻窍、杀虫。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。药理研究表明,苍耳子煎剂有镇咳、降血糖、降压、抗菌、消炎以及抗凝血酶作用。

  • 硫黄
    硫黄 liú huáng

    功效与作用:解毒、杀虫、疗疮、助阳通便。外用属杀虫止痒药,内服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。

分享链接